新闻资讯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初审: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将作原则性规定

中国人大网 图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提交初次审议。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黄海华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成立了法典编纂领导小组和有关方面同志组成的工作专班。赵乐际委员长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对做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和形成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研究部署。一年多来,工作专班在常委会党组和法典编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扎实开展法典编纂工作。经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黄海华介绍,草案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通用性制度规范,集成优化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规范,统领协调生态保护法律制度规范,对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作出原则性、引领性规定,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法律责任制度等。

“编纂出一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生态环境法典,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国内外高度关注。”黄海华进一步指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既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也不是完全的新立新定,而是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对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机制和规则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增强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他说,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目前采取了适度法典化的模式,对现行有效的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分情况处理:一是,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和有关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等全部纳入法典中,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编订纂修。二是,将现行有关流域、区域、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生态系统方面和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择其要旨要则纳入或者体现到法典之中,使法典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兼容性。三是,适当考虑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法治需求,填补法律空白,作出一些原则性、引领性规定,体现法典的时代性、前瞻性。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较为成熟,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正当其时
  • 澳特一码一肖一特:揭秘彩票中的神秘力量
  • 李在明当选韩国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 印方称与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交火
  • 闲暇时间的“堕落”
  • 欣灵电气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5% 营收同比增8.2%
  • 浙江温州龙湾农村商业银行被罚133万元: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
  • 3岁男童疑遭父亲虐待,杭州警方:在异地发生,嫌疑人已被抓
  • 北京今日局地有雷阵雨!“五一”假期将至 出游小贴士请查收
  • 蚂蚁集团:稳健经营持续分红,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
  • 大V解盘|周末三大热点爆发,今天谁来领涨?直播解读中
  • 《新澳澳门正版更新资料:解锁精彩生活新篇章》
  • 爱奇艺入局直播带货
  • 欧洲央行管委Villeroy:仍有逐步降息的空间
  • 金风科技拟斥资3亿至5亿元回购A股股份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