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古镇丨上海古镇朱家角一年接待164万境外游客,凭啥?
江南水乡古镇是一块实体化的传统文明切片。青瓦白墙间凝固着农耕文明晚期的治理智慧、商帮文化与礼制空间。我们如何与古镇相处,也象征着中国人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图侵删)
但近年来,“批发式古镇”这一尖锐比喻撕开了古镇同质化开发窘境。深厚的文化基因被掩盖在商业模式下,仿制的“古风”飞檐斗拱下,是千篇一律的铁板鱿鱼和网红奶茶铺。古镇游曾是文旅产业增长极,如今正等待一场文化续存的突围。
古镇既是被消费的文化符号,也是重构地方认同的实验室。其真正价值不在于保存多少古建筑,而在于能否持续生产“传统的新解法”。
换一句话说:古镇,真的不能做出新意吗?真的不能再好玩、好逛起来吗?
《中国目的地》推出“新造古镇”播客系列,探讨有哪些新玩法,能够让古镇如何不会在标准化开发的浪潮中逐渐哑声,让大众走出审美疲劳,重新爱上古镇。
首期节目聚焦上海古镇之首朱家角。2024年,朱家角古镇接待境外游客约164.2万人次,占总游客量的30%。朱家角如何走出“沪派江南”的独特路径?当外国游客惊叹“这还是上海吗”,当粽叶清香与酱缸咸鲜交织在青石板路上,当原住民晾衣洗菜生活出烟火日常,这座距市中心半小时车程的活态水乡,正以“不被完全景观化”的坚守,书写着大都市与古村落共生共荣的新叙事。
对谈嘉宾:
张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乐盖曦——资深city walker,亓门文化(中法交流和户外活动公司)创始人
万新——澎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目的地》播客主播
中国目的地·新造古镇:上海古镇朱家角一年接待164万境外游客,凭啥? 星纪魅族与蚂蚁国际推出首个智能眼镜线下支付功能 噢门版管家婆:一句话诠释现代家庭生活的智慧助手 【专访】Snow Peak中国区CEO:希望消费者提到“飞钓”,就想到我们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北京将加强定点医药机构人员管理,实行“驾照式记分” 外卖中吃出疑似老鼠尾巴?武汉市场监管部门回应 2025年度人大立法工作计划将公布:研究启动法律清理工作 国泰航空:第一季度载客量按年增加23.4% 印巴交火中方是否计划介入调解?外交部回应 从“托底”到“托举” 金融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佳鑫国际,冲刺港股IPO 人社部:就业政策储备充足,将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中伟股份赴港上市:布局A+H股 镍系新能源电池材料贡献主要收入 澳门马会传真:揭秘澳门赛马的魅力与风采 严查形式主义、“一刀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切实为基层减负
>下一篇:加拿大选举日特朗普再提“第51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