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企业取消“大小周”引热议,半月谈:不能将显性加班变为隐性加班

近日,有平台公司宣布取消周末单休、双休循环的“大小周”工作制度,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休息时间,有人认为取消“大小周”可能会降低工资收入,甚至造成“隐性加班”,治标不治本。

企业取消“大小周”引热议,半月谈:不能将显性加班变为隐性加班
(图侵删)

企业为保障员工休息权取消“大小周”的出发点值得肯定,但更为重要的在于落实。不少人在 *** 上吐槽,称“大小周”只是表面现象,有的公司有“大小周”,但是周末上班那一天其实也没什么事;有的公司说是“双休”,但活儿干不完,休息时间根本不可能自己安排。因此,企业取消“大小周”后,要防止加班变成了“自愿”,更要防止“显性加班”成了“隐性加班”。

加班是用人单位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的临时性举措。但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疏于提升管理效率,为了降低成本,将两个人的工作量分配给一个人,必然导致加班。还有一些企业,对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存在决策失误、流程冗余等多方面问题,使员工陷入频繁加班的困境,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长远发展。

近年来,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取消“大小周”,多家知名企业也相继推出“反内卷”措施。企业主动破“内卷”,正是寻求从“人力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已有不少企业通过实践证明,保障员工休息时间,既能提升效率,还能增强企业创新力。

整治“隐性加班”,要调整考核导向。企业要聚焦工作效率而非工作时长,摒弃一切 *** 加班。要通过优化流程、技术赋能、合理分工等措施减少无效加班。同时,企业负责人要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加强科学决策,改革工作流程,从根本上减少加班现象。

反“内卷式”加班,关键在于减少 *** ,真正创造劳动价值。企业要从制度规范上取消频繁的工作汇报,放弃把PPT的精美程度与工作态度挂钩,从效率出发优化考核体系,以人性关怀营造创新“温床”。在保障员工休息权的基础上,让他们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尽展其才。

  • 沪农商行:副董事长、行长顾建忠辞任
  • 土耳其里拉危机重燃:央行加息难阻跌势 德国商业银行警示政策反复损害信誉
  • 从世界工厂走向全球创新中心,上海车展为何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
  • 2025精准资料免费提供网站:助力您轻松获取行业资讯
  • 报告显示:2024年欧洲资管规模增至25万亿美元 增速落后其他地区
  • 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81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15.9万对
  • 奥迪车后备箱变鸭圈!奶奶途径服务区还给鸭喂食,网友调侃:奥迪养鸭第一人
  • 苏文电能拟每10股派发现金5元
  • 法国官员:欧美关税谈判“距离达成协议还很远”
  • 白云山一季度营收净利双降,此前称今年将挖掘盘活自身资源
  • 新门内部资料精准大全:功能介绍与实用价值
  • 设研院一季度亏损减少至1039万元 营业收入同比上升10%
  • 特朗普2026年预算提案计划削减数十亿美元支出
  • 部分中国供应商按原价向美国恢复发货,但压价现象仍在
  • 印度赢麻了?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