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生态环境部:紧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严惩违法行为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报告等手段弄虚作假,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改善。” 2025年4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对此,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

裴晓菲介绍,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据测算,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4%,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已经成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这些机构一旦弄虚作假、故意“放水”,将会导致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造成环境污染。

去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会同更高法、更高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出具虚假报告、进行虚假维修的机构,650家机构被采取断网等惩戒措施,580家被取消资质资格,110家性质恶劣的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之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裴晓菲介绍,为了细化处罚依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出台了《意见》,明确了“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包括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两年内重复实施违法行为、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涉及10 辆以上车辆、造成重大环境影响或社会影响以及其他依法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等5类情形。对于符合上述情节严重情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严格处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取消其检验资格。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紧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乱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裴晓菲说。

  • 女儿被偷拍后,一个父亲的战斗
  • “最美通缉犯”出狱后直播当网红?抖音:无限期禁言
  • 跨海论汉|专访白馥兰:对中国农业史的兴趣,从翻译《齐民要术》开始
  • 猿辅导回应一员工离世:发生意外期间其所在团队没有安排加班
  • 伊朗南部港口爆炸已造成561人受伤,海关称源头或为危险品和化学品仓库
  • 关税冲击跨境物流,DHL暂停部分对美包裹业务
  • 商务部: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离境退税有助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
  • 优色林发力美白赛道,Lee用丹宁面料表现绚丽花卉 | 是日美好事物
  • 金价高企 消费投资冰火两重天
  • 从世界工厂走向全球创新中心,上海车展为何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风向标?
  • 香港最准内部免费资料使用方法详解
  • 安阳一村支书微信群骂村民被警方行拘,辩称对方先“污蔑造谣”
  • 真我GT Neo6 SE体验:靠更亮的屏突围中端市场
  • 巴黎奥运后红土首秀落败,郑钦文止步马德里站次轮
  • 德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预计经济今年将陷入停滞
  • 关键词: